浙大一办公楼:耗能的老房子“绿”起来

浙大一办公楼:耗能的老房子“绿”起来

发表时间:2023-11-28 06:31:07 来源:新闻资讯

      

  据有关部门测试计算,中国城市住房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37%,与发达国家相比,能耗平均高出3.5倍。最近,浙江大学西溪校区的东一楼备受瞩目,因为它由老旧的高能耗房,摇身一变成为现代化的节能房,前来取经者络绎不绝。

  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内,一幢新改造的办公楼非但没有和周边的楼格格不入,反而非常协调,这楼便是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几年前,记者曾来过此地,记得当时的楼非常陈旧,一个楼梯通到顶,一个走廊走到尽头,典型的筒子楼结构。该研究院总工程师王靖华介绍说,此楼建成于1983年,由于设计年代比较早远,仅在屋顶部位设置了通风夹层,没有系统的保温节能措施。

  王靖华介绍,现在大楼西侧办公区的玻璃下装满百叶窗。两层玻璃中间的百叶窗呈茶色。这些移动百叶能够准确的通过室外光线方向和强弱调整角度,由于叶片是透明茶色,虽能隔热,但是不挡光。“夏天,辐射被挡在外面,到了冬天调整百叶角度,又可以把阳光引进来。”

  而大楼五层的百叶窗最为与众不同,王老师介绍,在大楼改造之初,五层就被用作试点,百叶窗不但可以人工控制,还可以依据室内温度自行调节角度。此外,大楼北侧的墙面还贴满陶土板。用它装饰墙面,一种原因是美观,另一方面也起到隔热作用。

  该研究院总师办胡彦之和记者说,大楼还使用地源热泵的中央空调。大楼有十多个百米的深井,目前使用的地源热泵系统利用的是土壤和地下水巨大的蓄冷蓄热能力。冬天,地源热泵空调用地下水使蒸发器升温,提高大楼供热效率。到了夏天,空调又可以抽取深井中的水加速制冷。

  而空调用水运作后可以再使用,胡彦之说,大楼有空调冷凝水回收系统。今年夏天,每日收集起来的冷凝水超过两吨。再加上大楼雨水收集系统中的雨水,足够大楼及周边2000平米的绿化用水了。

  大楼楼顶也没闲着,很多一人多高的柱子支撑起大片的太阳能光伏板,朝南面向阳光。它们大约有80平方米,等同于一个大型的太阳能发电机。装机容量达到10千瓦,一年能发电一万度,这些电能被用来支持大楼内的走廊和公共场所的照明。

  大楼改造后,每年可节电23万度、节水800吨。今年6月,这座办公楼获得了住建部颁发的“二星级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标示证书”,被当作了浙江省“既有建筑综合改造技术集成示范工程”。

  “此楼的改造,更大的意义在于提供一个样本,因为,在未来的十年,国内对老建筑的改造将会进入爆发期。”王老师说,跟着时间的推移,原来建造的大楼在功能和要求上都有了新的要求,而且节能降耗是强制性标准。因此,该楼可以说具有样板作用。

  王靖华说,浙大建筑设计研究院本次为绿色节能所做的改造,其实并不难复制,附加费用为100元/平方。因此,向更多办公楼甚至居民楼普及是可行的。 本报驻浙记者 蒋萍 本报通讯员 吴禄婵(本报杭州10月15日专电)